?

最新文章

?
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是国内创办较早的天文网站之一,于1999年开始运行。又称“慧留心雨”或CMCN。主要方向为彗星、小行星和流星,包括它们的最新消息、有关知识、观测方法等。除了提供许多专业信息以外,它还尽可能满足圈外人士的需求,提供科普信息并公布对有关天象的指导内容。内容基本是原创或直接从国外网站翻译。其中全年流星资料库是目前互联网上最齐全的中文流星雨数据库,包括了目前人类研究过的一百四十多个流星群的数据。

双子座流星雨

上次更新:2004年12月3日

返回 全年活动档案 基本资料 观测信息 历史回顾 照片视频 近年活动 相关信息 新手指引

这流星群看来是在1860年前后出现的。1862年,英国人罗伯特·格雷戈(Robert P.Greg)发现12月10-12日有一个在赤经100度,赤纬+33度的辐射点活动。美国人马什(B.V.Marsh)和阿列克斯·特维宁教授(Alex C.Twining)也独立的发现了它。1863年,赫歇尔(Alexander S.Herschel)也注意到赤经105度,赤纬+30度有流星群活动。到了1870年,双子座流星雨的出名使得天文学家们意识到一个新的流星群被发现了。

1877年双子座流星雨达到中等强度,每小时大约可以出现14颗流星。1892年也达到了这个强度,但其亮流星占的比例更大。1892年,人们准确测定了辐射点及其移动。1896年英国观测者给出了每小时23颗的流量,并说“大量的浅绿色流星落下……”20世纪伊始,双子座流星雨的HR稳定在15-30之间,平均为20。

1930年,HR上升到40-70,并在接下来的年份里继续增长。40-50年代,HR上升到60,70年代上升到80,1980-1985年在60-110之间变动。

和其他的主要流星群一样,第一个开始进行正规研究的人是威廉·丹宁(William F.Denning)。1885年,丹宁就已经开始进行辐射点每日变量的研究了。1923年,他出版了辐射点参数论文,他的分析指出赤经动量为+1.25度/日,赤纬动量为-0.10度/日。1926年6月,阿丰索·金(Alphonso King)确认了丹宁的结果。尽管两人的答案基本一致,反对的声音还是在1931年出现了。弗拉迪米·马泽夫(Vladimir A.Mltzev)批评了金的结果,并用他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算出赤经赤纬动量分别为+1.05和-0.06。阿兰·库克(Allan F.Cook)和罗伯特·马肯泽(Robert A.Mackenzie)也证实了马泽夫的结果。

目视观测数据显示这个流星群有一个锋利的极大,半总宽时间多达2天之久。尽管目视在6-19日才看到有活动,照相观测显示4日双子座流星群就已经开始活动了,而雷达观测就显示活动是从11月30日到12月29日。

1982年,斯潘丁(George H.Spalding)发表了完善的平均星等研究成果。他引用了英国天文协会1969-1980年的观测数据指出,7日时平均星等为2.14,9日时最亮,为1.63,13日则下降到了2.41。极大之后亮流星比重又增加,18日可达到1.60。“极大前2天有一个富含亮流星的地带。”斯潘丁指出。

1984年,巴巴扎诺夫(P.B.Bbadzhanov)和奥如波夫(Y.V.Obrubov)也同样确认了黄经和星等数的对应关系。6等流星的极大比1等流星的极大早0.9度,而-4等流星的极大比1等流星的极大晚1.3度。他们大部分的确认了英国人的结果,除了9日的流星比7日或13日更明亮这个结论。

今年有不少关于双子座流星雨的星等的观测结果出来,让我们看看其中的一些。

Year(s) Ave. Mag. # Meteors % Trains Observer(s) Source
1950 2.62 50 --- Regina JRASC, 46, p. 37
1954 2.38 24 --- Montreal JRASC, 49, p. 171
1955 2.49 2951 --- Czechs BAC, 9, p. 13
1971-1984 2.83 4325 --- McLeod Personal Comm.
1974 2.11 151 1.9 Simmons MN, No. 25
1976 2.43 --- 1.2 Martinez MN, No. 36
1976 2.66 --- 1.2 Matous MN, No. 36
1980 2.29 449 --- Lunsford Personal Comm.
1982 2.56 893 2.4 Lunsford Personal Comm.
1982 2.10 1101 3.0 NMS WGN, 12, No. 2
1983 2.39 604 9.1 Lunsford Personal Comm.
1983 2.78 3036 7.0 WAMS WGN, 12, No. 3
1985 2.87 4960 4.0 International WGN, 14, No. 2

一个超时代的假设是惠普尔(Fred L.Whipple)在1947年提出的。他分析了哈佛流星计划,一个为了更好的研究流星而设立的照相计划,之后指出双子座流星雨的轨道周期是1.65年,大离心率,低倾斜角。捷克人普拉维克(Miroslv Plavec)也提到了类似的结果。

普拉维克发现只有两个行星影响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地球和木星。其他的天体都可以忽略不计。“从观测点的视角来看,”他写道,“最重要的现象就是节点的迅速后退。”轨道节点,也就是最大值的时间每60年就提前一天。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轨道和黄道。1700年,节点在地球轨道内侧0.1337AU,1900年,节点只在地球轨道内侧0.0178AU,而2100年,节点将在地球轨道外侧0.1066AU了。普拉维克不仅揭示了双子座流星雨流量增加的秘密,他还指出未来地球将不会再接触到流星群的轨道了。

尽管有了普拉维克的计算,双子座流星雨的过去似乎仍然是一个谜。1967年,在国际天文联合会第33届年会,阿斯塔坡维奇(I.S.Astapovich)和特伦特瓦(A.K.Terent'eva)发表了一篇名为《1-15世纪的火流星辐射点》。他们确定了153个流星群,其中1038-1099年中有14颗火流星和双子座流星雨很相似,相似的火流星还有381年的和1163年的。他们指出“11世纪的火流星给出的辐射点是赤经103度,赤纬+26度,也就是在现在的东南一点。”他们还进一步指出,“节点在9个世纪中并没有显着变化。”

关于双子座流星雨的争论在70年代还在继续,尽管天文学家们已经比较赞同普拉维克的结果了。1982年,福克斯(Ken Fox)、威廉姆斯(Iwan P.Williams)和胡格斯(David W.Hughes)发表了论文,基本证实了普拉维克的节点每世纪移动1.6度的观点,“这样就排除了11世纪的辐射点说”。然而,极大每60年提前一天的预测却没有被观测所证实。三个人建立了预测模型并讨论了几种可能的情况。

发现双子座流星雨的轨道穿越小行星带以后,英国科学家就开始找一个适合作为母体的小行星。他们发现132号小行星Aethra和双子座流星雨的轨道只有0.0003AU的差距。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小行星受到木星的引力作用很小,作用值和预报得也不相符。

最后,科学家们提出了交叉论。福克斯等三人用电脑模拟的结果在1983年发表了他们的论文,指出双子座流星雨的极大是“缓慢积累到极大流量并迅速回落的”。50年以来轨道的不断扩散使得外侧的物质多于内侧,因此在极大前流量会增加得慢。他们也同样指出地球轨道仅在1800年和2100年间接触到双子座流星雨的轨道。

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问题仍然困扰着科学家。1947年以后,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预测和猜想。如普拉维克在1950年建立的理论,认为有如此短周期的彗星是不太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可能是,大彗星在接近太阳时留下的物质产生了流星雨。”普拉维克认为。他认为1680年大彗星是个可能的候选者。

卢伯·克雷塞克(Lubor Kresak)同样认为它的母体是彗星,但他没有和普拉维克一样提出一个奇异的假说。他认为“这个彗星肯定从前是彗星”。他认为彗星,或者从前的彗星,是被拉进了一个比较小的轨道。11年之后,克雷塞克的理论证实了。

1983年10月11日,红外天文卫星的科学家格林(Simon Green)和戴维斯(John K.Davies)在天龙座附近发现了一个迅速移动的小行星。第二晚,帕洛马天文台的克瓦尔(Charles Kowal)用48寸施密特望远镜拍下了它。小行星得到临时编号1983 TB。

25日,早期的轨道计算结果出来之后,惠普尔指出它和双子座流星雨的轨道几乎一样。更多的观测数据证实以后,小行星被命名为3200 Phaethon。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竟然是一个小行星,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小行星首次被证实也可以产生流星雨。

返回 全年活动档案

?

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 1999-2007年 版权所有
叶儿山WordPress(中文)提供技术支持
您可以订阅本站的文章 (RSS) 和/或 评论 (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