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是国内创办较早的天文网站之一,于1999年开始运行。又称“慧留心雨”或CMCN。主要方向为彗星、小行星和流星,包括它们的最新消息、有关知识、观测方法等。除了提供许多专业信息以外,它还尽可能满足圈外人士的需求,提供科普信息并公布对有关天象的指导内容。内容基本是原创或直接从国外网站翻译。其中全年流星资料库是目前互联网上最齐全的中文流星雨数据库,包括了目前人类研究过的一百四十多个流星群的数据。

ISEF中的中国青少年

叶 泉志 发表于2007年8月31日11时57分

  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项目(LINEAR)到2007年8月28日已经发现得到永久编号及命名权的小行星84740颗,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NEAT(12301颗),这么多的小行星,按照国际小行星中心一月一颗的限制,要到哪年哪月才能命名完呢?因此LINEAR便享有“特权”:可以用这些小行星来命名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的获奖者,不受一月一颗的限制。8月份的国际小行星中心准备时间,尽管不是小行星的命名时段(2月一次,下一次在9月底),但LINEAR提交的若干颗小行星命名还是在小行星函件中公布。以下是在2007年ISEF中获奖、并得到LINEAR“关照”的中国青少年:

  • (23165) Kakinchan = 2000 GO81 (这位是香港同胞,因“环境管理项目”而拿了first place,注意姓和名是颠倒的)
  • (23249) Liaoyenting = 2000 WJ179 (这位台湾同胞研究的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拿了second place。所就读的地方和鹿林一样,都在嘉义)
  • (23274) Wuminchun = 2000 YK91 (这位台湾同胞拿的是second place,研究的是“种植学”)
  • (23279) Chenhungjen = 2000 YY115 (这位台湾同胞研究的是动物科学,拿了first place和Best in Category,这意思是小组最佳?)
  • (23280) Laitsaita = 2000 YT116 (是和上面那位Chen Hung-Jen合作的)
  • (23758) Guyuzhou = 1998 KG51
  • (23759) Wangzhaoxin = 1998 KS56
  • (23761) Yangliqing = 1998 KJ63 (以上这三位上海的GG都是研究“种植学”,看来是组团参赛的)

  无论如何,都向这些大牛们表示祝贺!其实还有几位貌似华裔的U.S.A.大牛,还拿了几个first place,不过因为citation里面没有介绍他们的国籍,因此不敢贸然加入。天津还有3位大牛合作拿了个second place,不过看名字好像是韩国人或者朝鲜人,也没有加入本列表。

御夫座α流星雨:诸位,别着急!在家睡觉吧!

叶 泉志 发表于2007年8月29日15时48分

  最近关于御夫座α流星雨的新闻可谓铺天盖地。真奇怪!一个预测在西半球出现的流星雨怎么轮到东半球更激动了?就好像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结果广州人比北京人还激动一样。呵呵,各位莫怪我泼冷水,我们还是仔细看看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吧。免得到时候热热闹闹出去,回来又嚷嚷“预报错了”之类的话。

  写给所有人看的一句话:就算真有爆发的话,我们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看不到,因为我们都在“背面”呢!背对着辐射点,哪儿看得到?这道理就如同黑夜里看不到太阳一样简单。

  这句简单的话希望给各位降降温度了。拜托,在家睡觉吧!

  好,现在估计走掉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服气吧?那让我们再深入解释一下。

1. 所用的模型成功预测了前几年的狮子座流星雨,所以可信赖?

  这套模型的确非常符合实际,但是不是就说明它在任何一个流星雨上都能应验呢?我们打个比方:你和某人很熟悉,然后他每天7点都到某处,那你由此推断:明天7点他一定在那里,这个推断正确率是很高的,没说;但假如你今天7点在某处看到一个陌生人,你能不能推断明天7点他一定在那里?

  御夫座α流星雨我们了解得很少,以往对它的观测资料也不多。因此模型尽管还是狮子座流星雨的模型,但我们却不可以说这个预测的准确率也和狮子座流星雨一样高!事实上,对于这类长周期彗星的尘埃团预测,也仅仅是个预测而已。这次流星雨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观测结果,对长周期彗星的物理性质等有更多地了解,而不在于可以看到多少颗流星。

  当然,也许也是暴雨。没人排除这种可能性。

2. 极大流量超1000?

  我看也只有国内的人才说极大“可以”达到1000。Jenniskens的原话里做了个简单的比较,认为是“200以上”。而且这也仅仅是在极大中心前后15分钟以内可能达到的值。Vaubaillon还说估计流量“最多”为100呢。

  要想看到,建议买张到夏威夷去的机票。

3. 东亚可以看到什么?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辐射点要晚上10点多钟才升起(估计是这个时间—— 我没细查)。就算是九点半升起吧,也比预报持续到最晚的时间(20时33分)晚了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有点儿太长了;而且辐射点高度太低的话,实际流星数会来个“大优惠”。之后呢?一般御夫座α流星雨的极盛天顶流量为7颗/小时。考虑各种因素,也许一小时三两颗是比较切实际的想法。

  来个总结:活跃表现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我们这边看不到,所以还是在家睡觉比较划算。

2007年英仙座流星雨活动概况

叶 泉志 发表于2007年8月27日22时59分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没有出现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截至8月27日,国际流星组织共收到2760份有效报告,包含流星23025颗。从分析结果来看,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有4个极大,分别出现在12日16时34分(世界时,下同),ZHR=110+/-11;12日22时35分,ZHR=119+/-5;13日2时36分,ZHR=116+/-5;以及13日17时18分,ZHR=107+/-7。但第一个极大由于观测数据不足,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结合国外科学家针对本年英仙座流星雨的预测来作一比较,可看出今年的预报还是十分准确的。Jenniskens预测13日4时和10时的极大都比较准确,但时间上好像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偏差。对于前者而言,极大实际上出现在2时36分,而且流量也高于预测值;13日8-10时的天顶流量在70-80之间,较7时和11时的天顶流量40-60有明显增强。Sato和Vaubaillon的预测是12日22时55分和22时42分,而实际极大时间为22时35分,流量较背景流量增幅为20-30颗/小时之间,可见Jenniskens的估计还是比较准确。Lyytinen预测13日0时27分有一峰值,而实际观测显示0时52分的确有一流量突增,Jenniskens对这次流量的估计也比较准确。这些峰值都比较尖锐,而13日17时的峰值则相对平坦一些。

参考文献:http://www.imo.net/live/perseids2007/?PHPSESSID=24186d125157ee59a8f656c8c6c6203d

News! C/2007 Q1 (Garradd)

Man-To Hui 发表于2007年8月27日14时02分

  G. J. Garradd于2007年8月21日上报了他利用Siding Spring巡天的0.5-m Uppsala Schmidt + CCD发现的一颗19等的新彗星。随后,塔希提岛Punaauia的N. Teamo和S. F. Hönig(0.41-m f/8 Ritchey-Chretien),Talmassons的L. Ligustri(0.35-m f/5 反射),Mt. John的A. C. Gilmore(1.0-m f/7.7 反射)以及意大利Varese的L. Buzzi和F. Luppi(0.60-m f/4.6 反射)确认了其彗星特征。新彗星遂获得新编号C/2007 Q1 (Garradd) 。(IAUC 8863)。根据初步轨道跟数,该彗星已于2006年12月6日过了近日点,近日距约2.8 AU(MPEC 2007-Q20)。
  这是Siding Spring的第39颗彗星,同时也是Garradd的第6颗彗星。
  附其发现情况:
2007 UT R.A. (2000) Decl. Mag.
Aug. 21.65039 1 33 57.81 -17 49 48.2 19.4

108P/Ciffréo

Man-To Hui 发表于2007年8月5日11时42分

  根据MPEC-P07,2007年7月24日RAS ObservatoryE. GuidoG. Sostero重新找到了约17等周期彗星108P/Ciffréo。2007年8月3日,保加利亚国家天文台的V. RadevaF. Fratev等人利用50厘米反射镜加CCD成像确认了该目标。彗星彗发直径约13角秒,总星等16.4(红星等)。
  彗星108P/Ciffréo已在2007年7月18日距日约1.7 AU处过了近日点。周期约7.3年。目前彗星亮度在逐渐下降,普通观测者较难观测。

C/2007 O1 (LINEAR) = 2006 GA38

Man-To Hui 发表于2007年8月4日14时38分

  日本著名轨道计算专家中野主一指出,彗星C/2007 O1 (LINEAR)2006 GA38为同一目标。早在2006年4月2日和2006年4月9日,LONOES巡天和卡特里那巡天就分别观测到了18.5等的小行星状彗星。

189P/NEAT, 190P/Müller & P/2007 N1 (McNaught)

Man-To Hui 发表于2007年8月3日16时28分

  [1]IAUC 8860公布,彗星P/2007 N2 = P/2002 O5 (NEAT) 获得了永久编号189P;彗星P/2007 O2 (Müller) = P/1998 U2 (Müller) 获得了永久编号190P。
  [2]更多观测数据修正了彗星2007 N1 (McNaught) 的轨道跟数:该彗星为一短周期彗星。轨道跟数如下:
T = 2007 Sept.15.892 TT Peri. = 275.699
e = 0.38791 Node = 105.867 2000.0
q = 2.03021 AU Incl. = 8.721
a = 3.31687 AU n = 0.163159 P = 6.04 years
IAUC 8860

CBET 1019公布2007年英仙座流星雨最新预测

叶 泉志 发表于2007年8月3日10时46分

  CBET 1019公布了科学家们对今年英仙座流星雨的最新预测,如下表所示。

预测者             回归物        时间(UT)          ZHR            备注

Jenniskens      传统峰        13日10时          80 +/- 20

Jenniskens      混合            13日04时          unknown   FWHM = 1.0hr

Sato                  1479-rev    12日22时55分 20?(Jenniskens)

Lyytinen          1479-rev    13日0时27分    20?(Jenniskens)

Vaubaillon        1479-rev    12日22时42分 FWHM = 0.49hr

  Sato,Lytinen和Vaubaillon对1479年回归物的极大预测在北京时间13日清早,对我国西部地区有利。Jenniskens认为1479年回归物的ZHR为20左右。结合IMO的overview来看,北京时间13日白天有数个峰值,但ZHR都不大。

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 © 1999-2009年 版权所有
叶儿山WordPress(中文)提供技术支持
您可以订阅本站的文章 (RSS) 和/或 评论 (RSS)